實驗室攪拌機的控溫功能對于許多對溫度敏感的化學反應、生物培養和物料混合至關重要。實現控溫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取決于所需的精度、溫度和設備配置。
以下是實驗室攪拌機實現控溫的幾種主要方法,從簡單到復雜排列:
一、 內置加熱與溫控系統
這種方法最常見于磁力攪拌器和部分頂置式攪拌機。
* 工作原理:
1. 加熱元件:在攪拌器平臺內部集成一個電加熱盤。
2. 溫度傳感器:通常是一個熱電偶或熱敏電阻,安裝在加熱盤附近或直接與加熱盤接觸。
3. 控制單元:用戶通過控制面板設定目標溫度。控制單元將傳感器測得的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進行比較,并通過PID(比例-積分-微分)算法來動態調節加熱功率,避免溫度過沖或波動,實現精確控溫。
二、 外接循環浴槽
這是實驗室中常用、靈活的精確控溫方法,尤其適用于需要**加熱和冷卻**的場景。
* 工作原理:
1. 循環浴槽:一個獨立的設備,內部有加熱器、制冷壓縮機(或與外部冷卻源連接接口)、循環泵和溫度控制系統。
2. 夾套容器:使用帶有夾套的反應釜、燒瓶或玻璃反應器。夾套是一個中空的腔體,包裹在容器主體周圍。
3. 連接:用隔熱軟管將循環浴槽的出口和入口分別連接到夾套容器的入口和出口,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回路。
4. 熱交換:循環浴槽將設定好溫度的導熱介質(通常是水、硅油或乙二醇水溶液)泵入夾套中,通過夾套壁與反應容器內的物料進行高效的熱交換。